天寒地冻,淮上区梅桥镇养老院却是暖意融融。近日,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时,老人们各个竖起大拇指夸个不停:“住得好,吃得好,哪都合心意!”
三层小楼,每层8个卧室,共计可容纳35名老人。院子有凉亭、花圃、健身器材,宿舍楼里配备了活动室、食堂、会议室和洗澡间。一楼是单人间,房间里瓷砖铺地,四白落地,有空调、电视机,还有消防喷头和单独的卫生间。再走进活动室,麻将桌、跑步机应有尽有,大脑和身体都能锻炼到。挨着院墙,老人们还开辟出一块小园地,青菜长势喜人。“咱这条件,没话说吧?”自豪地展示了一圈,养老院院长年秀平自豪地介绍,院里现住12位集中供养的特困老人,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54岁,搬进来没有一个说不满意的,连生病的都少了。
69岁的梅有松是淝南村人,已经在养老院住了四五年。从老院搬到新院,老梅形容条件改善的不是一星半点。“老房子旧了不说,上厕所、吃水不方便,邻街也吵得慌。新院有空调有电视,卫生间就在屋里,方便多了。闲了还能去打打麻将,去楼下晒晒太阳。任谁也没想到,空房子能派上这么大用处。”
事实上,新院与老院仅一墙之隔,原来是一栋闲置了十来年的空房。将闲置房屋改建养老院,是梅桥镇十四届人大七次会议上票决出的镇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96万元,包括改建、装修、设备购置等,工程于去年11月底竣工。上月4日,老人们搬进了崭新的养老院颐养天年。“镇人代会前征集意见时,就有代表提出老养老院条件简陋,隔壁的房屋闲置也是浪费,不如改造成养老院给特困老人们改善条件。”采访中,梅桥镇人大主席团主席梁振斌告诉记者,提议一出,立刻得到很多代表的支持,最终成为镇级四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为了项目落实到位,4位镇人大代表变身“监督员”,时刻跟进项目进展,加强跟踪监督,终于让老人们住上了可心的新房子。
梅桥镇是淮上区的缩影。2018年,淮上区区、镇两级人大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每个项目经过“征集、初定、审议、票决、监督、评估”三个阶段六个环节的完整流程,淮上区还摸索创立了“四单”模式,即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
试点工作实施两年来,淮上区区、镇两级共实施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项目56项,投资1.3亿元,涵盖农田水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养老帮扶、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在淮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常守利看来,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将“政府部门自己定自己办”变为“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实现“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群众和代表充分参与,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让每件民生实事更合民意、顺民心,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而且,票决制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实践中的创新,也彰显了代表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了代表履职意识,激发了人大工作活力。“票决制将人大决定权和监督权有机结合,赋予人大监督更丰富的法治内涵、实践价值和社会效应。”常守利介绍,有了之前的经验,淮上区人大常委会也不断固化、细化各环节工作流程和目标。不仅建立起票决现场询问、辩论机制,还细化票决项目满意度测评指标,提高项目精准度、科学性,把民生工程真正办成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