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足彩

图片

公开征求《蚌埠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草案修改稿)》修改意见

发布时间:2025-01-17 15:46 来源:蚌埠人大 作者:蚌埠市人大 点击数: 字体:【  

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立法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有关规定,现将《蚌埠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草案修改稿)》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请于217日前通过电子邮件、传真或者电话方式,向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邮箱:bbrdfgw@163.com

传真:0552-3122766  电话:0552-3122880

 

                                                                        20250117

 

 

 

 

 

 

 

蚌埠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

草案修改稿

 

 

 

第一章   

第二章  体系建设

第三章  急救管理

第四章  服务保障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第一章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水平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保障公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院前医疗急救及其监督管理

第三条【基本概念】  本条例所称的院前医疗急救是指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急救站等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将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运送途中紧急救治和医疗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

第四条【政府职责】  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领导将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纳入本级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健全和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建立与皖北区域医疗中心相匹配和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院前医疗急救保障体系

第五条【主管部门职责】 市、县(区)卫生健康部门是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院前医疗急救活动,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编制实施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

(二)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三)组织实施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四)对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履职情况进行指导、检查、考核;

(五)依法查处院前医疗急救违法行为;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相关部门职责】 市、县(区)相关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公安部门负责依法处理扰乱院前医疗急救秩序的违法行为,协助对身份不明的患者进行身份核查,开展急救车辆注册登记、路检路查等日常工作,保障执行急救任务的急救车辆优先通行等;

(二)民政部门负责按照社会救助的有关规定及时做好符合社会救助条件患者的认定和救助工作;

(三)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协调保障急救站建设用地;

(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指导院前医疗急救人员招聘、待遇等工作;

(五)医疗保障部门负责制定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项目、价格和报销办法;

发展和改革、教育、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城市管理、消防救援、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院前医疗急救相关工作。

第七条【信息化建设】  市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院前医疗急救公共信息平台,提高指挥调度和信息分析处理能力。

推动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医疗保障信息和医院信息系统连接贯通,推动急救调度信息与电信、公安、交通、应急管理等部门和单位信息共享与联动。

 

第二章  体系建设

 

第八条【急救网络规划】  市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根据本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综合考虑城乡布局、区域人口数量、服务半径、交通状况、医疗机构分布情况、接诊能力和传染病患者运送、隔离以及综合封闭管理等因素,编制本市医疗急救网络设置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申请执业登记】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市、县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院前医疗急救执业登记。未经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第十条【急救中心职责】 市急救中心统一组织、指挥、调度本行政区域内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负责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以及蚌埠经济开发区、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县急救中心负责本辖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并服从市急救中心的业务指导和指挥调度。

 急救中心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辖区范围内院前医疗急救的日常组织和指挥调度,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

(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

(三)参与重大活动医疗保障、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四)组织开展医疗急救专业培训和社会培训、医疗急救知识科普宣传、急救医学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一条【急救网络医院职责】 本条例所称急救网络医院,是指由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定的,接受急救中心指令,承担急救任务的医疗机构。

急救网络医院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服从急救中心的指挥调度承担指定的院前医疗急救任务

实行院前医疗急救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

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院前医疗急救资料和信息的登记保管和上报工作

定期开展急救医师护士和驾驶员等工作人员的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和演练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二条【急救站职责】  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根据相关规划设置的急救站承担下列工作:

(一)服从急救中心的指挥、调度,承担指定的院前医疗急救任务;

(二)实行院前医疗急救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

(三)落实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制度,执行院前医疗急救操作规范。

第十三条【人员组成】  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包括指挥调度人员医师护士急救车辆驾驶员急救担架员等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应当接受急救中心组织的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定期参加在岗培训

执行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急救车辆应当至少配备医师一名驾驶员一名护士或急救担架员一名

第十四条【资质要求】  指挥调度人员应当熟悉院前医疗急救知识掌握本行政区域内地理信息和急救网络医院急救站的基本情况具备专业指挥调度能力

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的医师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医师资格执业类别为临床类别或中医类别护士应当依法取得执业护士资格

执业助理医师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可以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急救车辆驾驶员应当具有准驾车型两年以上驾驶经历熟悉服务区域交通路线

第十五条【车辆配置】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确定的配置数量和标准配备院前医疗急救车辆。

院前医疗急救车辆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按照规定喷涂统一的院前医疗急救标志及名称安装定位系统通讯设备和视频监控系统配备警报器标志灯具急救设备和药品

院前医疗急救车辆和非院前医疗急救车辆分别编号管理,车辆标识应当显著区别。

市、县急救中心应当至少配备一辆急救指挥车

第十六条【车辆管理】  急救车辆由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急救网络医院、急救站应当设立急救车辆专用通道和停车位,保证通畅,禁止其他车辆停放;不具备停车条件的公安和城市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条件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就近在公共区域施划专用停车泊位

第十七条【急救网络管理】  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急救站不得擅自中断或者停止提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因故中断或者停止提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应当至少于中断或者停止服务前两个月向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该区域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不受影响。

不得将急救站、急救车辆出租、出借、承包给任何单位或者个人。

第十八条【公共急救】  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的应急预案建立专业性或者群众性救护组织配置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设施组织人员接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在灾害事故发生时协助院前医疗急救人员进行现场救治

第十九条【化工园区急救】 化工园区所在县(区)应当建立由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部门、急救中心、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危险化学品企业等组成的工作联动和信息互通机制,制定应对不同种类危险化学品和不同等级事故的院前医疗急救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化工园区所在地设置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当具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第三章  急救管理

 

第二十条【120专线配置】  本市行政区域内院前医疗急救专用呼叫电话号码为120”,实行二十四小时急救呼叫受理服务

急救中心应当设置120指挥调度中心并根据人口规模急救呼叫业务量设置足够数量的120专线电话线路应急通信终端受理席位和指挥调度人员

第二十一条【接警处置】  120指挥调度中心接到急救呼叫信息后指挥调度人员应当及时接听呼救电话,立即对急救呼叫信息进行分类登记对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向急救站发出调度指令,并对患者或者现场其他人员提供必要的急救指导建议。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120”“110”“119”“122”等公共服务平台的急救联动机制。

第二十二条【急救处置】  急救站接到调度指令后,应当及时派出急救车辆。

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应当在保证交通安全前提下尽快到达急救现场,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需要送往医疗机构抢救的患者应当通知医疗机构做好收治准备工作

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在执行急救任务时应当统一着装和标识携带相应的急救药品和设备设施

第二十三条【协同救治】  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因未能与急救呼叫人员取得联系且无法进入其住宅等现场开展急救的可以立即请求公安消防等部门协助公安消防等部门应当及时赶赴现场予以协助

对有危害社会治安行为的涉嫌违法犯罪的或者依法需要提供保护性措施的患者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在提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时应当及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或者有关专业机构公安部门或者有关专业机构应当及时配合并依法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十四条【途中救治与协助】  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在将患者送往医疗机构的过程中应当及时施救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并向患者或者其家属询问病史做好相关记录

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应当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搬抬服务患者家属应当予以协助

急救现场为患者所在单位、居住小区或者公共场所的,其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协助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十五条【运送原则】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送往相应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患者或者其家属要求送往其他医疗机构的院前医疗急救医师应当告知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要求其签字确认或者音视频等方式予以记录

患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院前医疗急救医师决定送往相应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及时通知医疗机构做好收治准备

病情危急有生命危险的

疑似突发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的

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

第二十六条【突发事件处置】  对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医疗急救急救中心应当立即向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在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指挥调度下对伤病员进行救治

第二十七条【医院接诊】  急救车辆到达医疗机构后,医疗机构应当按照首诊负责制原则,及时完成患者的交接,不得拒绝、推诿、拖延接收院前医疗急救机构转运的患者。

第二十八条【资料保存】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当做好急救呼叫受理现场抢救运送途中救治监护等过程的信息记录急救呼叫电话录音派车记录资料应当至少保存二年

院前医疗急救病历按照国家、省相关规定管理保存时间按照门诊病历管理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急救收费】  市医疗保障部门应当会同市卫生健康、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根据医疗急救成本和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确定医疗急救收费项目和标准,经依法批准后向社会公布。院前医疗急救人员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患者或者其亲属监护人应当按照规定支付院前医疗急救费用在执行院前医疗急救任务中产生的道路通行费由患者或其亲属监护人承担患者及其亲属因自身原因拒绝接受已派出的急救车辆提供医疗急救服务的,应当支付已经发生的急救车辆使用费。

院前医疗急救中的医疗费用应当按照规定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条【应急医疗救助】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符合救助条件的其院前医疗急救救治费用按照国家省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对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急危重症需要急救且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所产生的急救费用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和医疗机构可以按照国家省和本市有关规定申请使用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第三十一条【鼓励参与急救】 鼓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开展院前医疗急救。

鼓励具备急救专业技能的公民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对急危重症患者按照操作规范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因自愿实施紧急救护行为造成患者损害的救护人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 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单位应当将自动体外除颤器安装在方便取用的醒目位置,设置明显的导向标识,附有操作流程,落实管理责任人,并开展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

在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器械的场所,经过培训的人员可以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器械进行紧急现场救护。

第三十三条【禁止行为】  禁止下列扰乱院前医疗急救秩序的行为

冒用模仿院前医疗急救标志图案以及120的名称

设置120”以外的急救服务电话;

(三)假冒“120”急救车辆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活动;

(四)恶意拨打“120”急救服务电话;

(五)阻碍“120”急救车辆通行;

(六)损毁“120”急救车辆及急救器械设备

侮辱殴打院前医疗急救人员

阻碍院前医疗急救人员施救

扰乱院前医疗急救秩序的其他行为

有前款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可以拨打110求助公安部门接到求助后应当及时派出警力到达现场处置

 

第四章  服务保障

 

第三十四条【经费保障】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保障院前医疗急救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院前医疗急救经费主要用于下事项:

(一)急救中心、急救站的建设和运行;

购置更新和维护急救车辆急救设备急救器械通讯设备等储备应急药品和其他急救物资

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的医疗急救保障处置

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培训和演练群众性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公益培训

其他应当由政府保障的与院前医疗急救相关的事项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院前医疗急救事业进行捐助和捐赠

第三十五条【激励政策】  人民政府应当在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培养聘用待遇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医务人员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稳定和发展院前医疗急救队伍

执业医师根据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安排到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参与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视为在县级以下或者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具体办法由市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六条【急救车辆权利】  急救车辆执行院前医疗急救任务时享有下列权利

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

在禁停区域路段临时停放

使用公交专用车道消防车通道在高速公路上使用应急车道

免交停车费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七条【依法让行】  急救车辆执行院前医疗急救任务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有条件让行而不让行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可以将阻碍急救车辆通行的视频记录等资料交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因让行或者参与院前医疗急救导致违反交通规则的公安部门核实后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第三十八条【急救培训】  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红十字会应当建立完善的社会急救培训体系制定社会急救培训计划组织实施规范化培训

公安、交通运输、消防救援等部门和单位,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急救常识和基本急救技能培训。

教育部门应当将急救知识和急救基本技能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在专业组织的指导下,开展适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的针对性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鼓励志愿者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参与院前医疗急救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公民参加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第三十九条【宣传教育】 广播、电视、网络、新闻出版等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公共场所、旅游景点管理单位应当配合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公共卫生知识、常规医疗急救知识和其他应急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第一时间自救、互救能力。

第四十条【投诉举报】 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院前医疗急救监督电话,接受举报和投诉,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向投诉举报人反馈。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兜底条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二条【不服从调度指挥的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拒不接受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任务或者不服从统一指挥调度的,由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三条【拒绝接收患者的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接收急救患者的医疗卫生机构拒绝、推诿、拖延接收患者的,由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四条【冒用标志图案或急救车辆的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冒用院前医疗急救专用标志图案或者假冒急救车辆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活动的,由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章   

 

第四十五条【非急救管理】  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与非急救转运服务实行分类管理非急救转运服务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四十六条【施行时间】 本条例自       日起施行